close

Mast cell tumor

[轉文]

摘要

巨大細胞腫瘤為犬隻好發的皮膚腫瘤之一,在貓則發生率較低。一般而言成年的貓狗腫瘤的發生率較高,且該腫瘤並無性別偏好性,較易罹患的犬種計有Boxer、bull terrier、Staffordshire terrier、Boston terrier 以及fox terrier等。巨大細胞瘤所造成的臨床症狀主要為胃以及十二指腸潰瘍、局部性的腎小球發炎、免疫反應的缺陷,以及凝血功能的異常。犬好發於皮膚,而貓則有皮膚型與內臟型兩種形式。在肉眼的病變方面,犬隻的巨大細胞瘤一般皆有良好的界限與被膜,但有另一種瀰漫型的則使皮膚呈現水腫樣的腫脹;貓則雖有良好的界限,但缺乏被膜的隔絕。組織病變方面,Patnaik等人依其細胞的分化程度將犬的巨大細胞腫瘤分為3級,一般皆可見到嗜伊紅性球的浸潤與膠原的破壞,但在貓方面則較少發現此情形。而腫瘤的轉移則通常以淋巴結、脾臟、肝臟等網狀內皮系統為主。


前言

巨大細胞是正常結締組織中的一部分,它們通常存在於漿液膜、黏膜及真皮下的結締組織間,其細胞外型呈現多型性,細胞核則為圓形或卵圓形,核不分葉。
巨大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特徵性的異染性顆粒(使用toludine blue染色),這些顆粒會隨細胞成熟而在細胞質中逐漸變大,並發展成分層的構造。顆粒中主要含有組織胺和肝素,強血清素則主要在小鼠和大鼠較為重要。在巨大細胞的病理變化中,主要分為兩類:活躍狀態及腫瘤狀態,兩者之間需就其細胞型態加以區分。

發生率

巨大細胞瘤為犬隻好發的皮膚腫瘤之一,約佔犬隻所有腫瘤發生率的6%以及皮膚腫瘤發生率的13%。

好發年齡、品種及性別

犬隻平均發生巨大細胞腫瘤的年齡為8歲,最小好發年齡為4個月,最老則可至18歲。易罹患的犬種包括有Boxer、bull terrier、Staffordshire terrier、Boston terrier 以及fox terrier等,Labrador retriever也可能是好發的犬種之一。巨大細胞瘤並無特別好發的性別。


臨床症狀
Mast cell tumor所造成的臨床症狀主要為胃以及十二指腸潰瘍、局部性的腎小球發炎、免疫反應的缺陷,以及凝血功能異常等。
胃以及十二指腸的潰瘍為犬隻巨大細胞瘤主要的臨床症狀(約佔80%),潰瘍的發生區域主要有三區,依其發生的頻率由多而少依序為:胃底區、幽門區以及十二指腸近幽門括約肌區。其病灶由針點狀的潰瘍灶至穿孔而造成急性致命性的腹膜炎皆有可能。巨大細胞瘤造成潰瘍的機制至今尚不明瞭,但一般認為可能與巨大細胞釋放組織胺,造成胃內壁細胞上H2接受體的活化,而使得胃酸分泌加多有關。
腎小球發炎在70%的巨大細胞瘤的病畜中均可發現,其特徵在於腎小球周圍有大量漿細胞的浸潤,以及微血管管壁基底膜處有嗜伊紅性均質的物質堆積,並有鮑氏囊膜的增厚發生。
此外,病畜也可能有免疫缺陷的情形出現,研究顯示,和正常的犬隻相比,患有巨大細胞瘤的狗其抗體的製造能力明顯下降。而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的原因則和巨大細胞的釋放肝素有關。
血檢可見到其有高球蛋白血症,但在循環血液中不易見到巨大細胞的出現,若見到則多表病程已發展到末期。

好發部位
巨大細胞瘤常出現在病犬的後肢皮膚,尤其常在大腿、鼠蹊部、以及陰囊處發現,約25%的犬隻呈現多發性的腫瘤發生狀態。皮膚以外的地方較少發生,但偶而可在鼻腔、鼻咽部、喉頭、氣管、以及腹腔內淋巴結發現。

肉眼病變
肉眼下巨大細胞瘤為一有良好界限的腫瘤,其大小直徑約為1-10公分不等,偶而也會發現有瀰漫性、無界限性的組織腫瘤,其使皮膚發生似水腫樣的腫脹。
通常我們可在真皮層內發現腫瘤,但有時也會向上侵入黏膜下層或向下侵入肌肉層。腫瘤的切面一般為灰白色,但也有可能為褐色至灰色等不同的顏色出現,偶而更可見到紅色或黃色的小點。雖然巨觀下可見到腫瘤的被膜,但在顯微鏡裡則通常無法看見。

組織病理及分級
由於在顯微鏡下巨大細胞瘤的變異性極大,故其分類主要是依據其細胞型態。目前較被大家採用的是由Patnaik等人所創立的分類法,其將巨大細胞瘤依其細胞的特性分為三級,以下分別介紹之:


第一級:其細胞分化良好,細胞呈現圓形或卵圓形,大小一致,有良好的細胞界限。細胞核亦成圓球形且染色質排列緊緻。細胞質中充滿大型toluidine blue異染性的顆粒。幾乎看不見有絲分裂。細胞的排列疏鬆,且細胞間界限分明,有時細胞也會成索狀或鳥窩樣的排列方式。


第二級:其細胞型態和第一級頗為相似,但其細胞大小較不一致且細胞界限也變得較不清楚,細胞核較大且成鋸齒狀,並有輕微的空泡化出現。有絲分裂仍然不多見。細胞間有較多的膠原纖維浸潤,將腫瘤分成許多小區。
第三級:又稱為回變型,其腫瘤細胞呈現多形性,並可見到巨細胞的出現。細胞核大且有空泡化出現,核形不規則,且通常可見到1-3個明顯的核仁。細胞質只有少數的顆粒,但可見到已融合成似管狀的顆粒出現。可見到大量的有絲分裂出現。此型的腫瘤其細胞數極高,細胞間的界限極不明顯,沒有類似膠原纖維的東西做為細胞的分隔。第三級腫瘤常伴隨有滲出液、出血以及壞死的病灶出現。


上述的分類也許並不能將巨大細胞瘤作一完全的劃分,但其對腫瘤的預後上卻有良好的預測效果。
嗜伊紅性球的存在是犬隻巨大細胞瘤的特徵之一,但並非在每個病例中均可見到,且嗜伊紅性球出現的數量與腫瘤的惡性程度並無相關性。此外,約有1/3的犬隻巨大細胞瘤中會發現有局部區域的膠原纖維壞死的情形,病灶區的膠原纖維呈現一段一段的斷片,稍後並會分解成為嗜伊紅性的均質物質,壞死區域周圍可見嗜伊紅性球的浸潤;偶而我們可亦見到退行性的膠原纖維周邊被大量組織球包圍,形成一有良好被膜的肉芽腫。膠原纖維的退行性變化程度和嗜伊紅性球的多寡成正比。
在巨大細胞瘤的病例中我們也常可見到血管的病灶出現,包括小動脈的玻璃樣變性及纖維素性變性,以及有嗜伊紅性球浸潤的血管炎等。
瀰漫性巨大細胞腫瘤在診斷上常會和蜂窩組織炎等皮下炎症反應混淆而造成困擾,但仔細觀察可見到巨大細胞瘤的炎症反應中有腫瘤細胞的存在,其和正常巨大細胞的差別在於腫瘤細胞的核質比較高、有絲分裂旺盛、細胞核的形狀怪異,以及可能出現多核的巨大細胞等。

生長與轉移
巨大細胞腫瘤的分化狀況與其轉移性呈現相反的關係,其常轉移的器官依轉移的頻率由多至少依序為鄰近區域的淋巴結、脾臟、肝、腎、肺、以及心臟;不同分級的巨大細胞腫瘤有不同的轉移方向:一、二級的轉移主要出現在淋巴結的被膜下及髓質的的竇狀隙中,而第三級者則常轉移至淋巴結及脾臟的淋巴濾泡中。
貓的巨大細胞腫瘤
貓的巨大細胞腫瘤有兩種類型:一是起源於皮膚而可能會轉移至淋巴結或其他器官者;二是起源於內臟器官如淋巴結、脾臟、肝、腸道以及腸繫膜淋巴結者。在貓較少有巨大細胞腫瘤的發生,成貓的發生率較高,並無性別的發生差異。巨觀下其腫瘤雖然和周圍的正常組織有良好的界限,但卻沒有被膜存在。組織病理學方面,分化良好的腫瘤可見細胞形狀一致、細胞質中可能有顆粒出現,並可見到為數甚多的嗜伊紅性球浸潤在腫瘤周圍;分化較差者則呈現大小不同的細胞及細胞核,並且可能會有單核或多核的巨細胞出現。大部分的貓巨大細胞腫瘤都較少出現嗜伊紅性球聚集、膠原的破壞以及水腫的病理變化。大部分的巨大細胞腫瘤在切除後預後均良好,轉移多半發生在多發性的腫瘤病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